对于次梁类构件,由于弯矩和剪力都比较突出,则说明“等效均布活荷载应取按弯矩和剪力等效的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者”。对于主梁及柱和基础:
一直以为,《荷载规范》中各项楼、屋面活载标准值的确定,均是按附录C的原则实施,直到有一天学习金新阳先生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理解与应用》(图1),才发现并非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图2)。原来现阶段大部分的楼、屋面活荷载,是按大致的总体荷载与楼面投影面积比值所得,荷载统计时确实省却了好多数学随机烧脑以及计算的繁杂。由于常用现浇楼板的赘余度很多(无穷多),使得这类忽略空间随机性的荷载统计方法,对楼板构件无实质性影响,对次梁及主梁、柱、基础等构件也基本符合。
由于本结构装配式楼板采用SP板体系,为单向受力,根据规范,取楼面标准值为4.0 kN/m2。此取值盖由最大轮压形成的弯矩换算得到的等效内力获得。对于停车楼建筑,由于车位大多固定,当用于微型车及小型车时,其单车重量有限,考虑乘坐人员及所载货物的体量,单车总重一般不会超过20 kN,最大不会超过25 kN。根据《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 2015中对垂直式停车位的要求(图4、表2),每个车位面积约为2.45.1=12.24m2,考虑柱宽因素后,车身下每平米荷载约为2kN/m2。
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构件和受力工况,形成了不同的活荷载组合系数,需要区别对待,好在软件中有对于活载值的调整系数,可在活荷折减中予以定义(图5)。
对于轻钢大跨厂房结构,由于屋面本身重量较轻,其设计一般转由活载或风载、雪载控制。此时设计应考虑屋面板材重量的变异性以及厂房内部屋顶下悬挂设施布置的不均匀性,适当控制恒载数值,而将一部分恒载转为活载输入,这也是《通用规范》对不上人屋面最小活荷载取值予以强调的技术背景之一。软件分析时充分利用活荷载的不利布置选项,来达到恒载不确定带来的不利因素。
对于各类工业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各行业规范均有相应规定,但也存在设备相对固定、振动效应放大系数、检修荷载出现概率等非地震工况时的较大荷载输入与地震作用计算时组合系数确定等诸多问题。均需遵循等效荷载的概念以及充分利用软件对活载调整的功能,善加利用。
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