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因其经济和技术的优越性、低碳减排、循环经济以及可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而被广泛应用。《钢结构(中英文)》自创刊以来,即以推动钢结构领域学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加快钢结构产业的进步和繁荣为目标,坚持以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为宗旨,以引领钢结构科技发展的未来与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技术优势, 从2020年第2期开始,由《钢结构(中英文)》编辑部和信和达官网联手推出“钢结构热点探析”栏目, 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钢结构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简明建议, 以实现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 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发利用期刊、网络等重要资源, 为读者服务。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踊跃参加讨论,积极投稿,将论坛办得有生气、有意义、有价值,为钢结构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问题引入
为了顶部大空间的需要,经常出现底部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而顶部做成门式刚架钢结构的形式,这种结构符合抗震要求吗?
网友讨论
1
哥这个人儿
首先顶层门刚属于轻型结构,本身的地震作用反应很小,即使在高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情况下也不太容易成为控制因素,这类轻型结构主要是风荷载控制为主,即便是地震作用控制,采用振型分解法也能考虑高阶振型的控制作用,鞭梢效应主要是基于底部剪力法不能考虑高阶振型贡献所形成的,一般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放大,所以底部框架上面加门式刚架钢结构是满足抗震要求的。
2
家有俩宝儿
这种结构形式,抗震性能不一定差,仅仅考虑刚度差异是不合理的,至少比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结构形式合理。
3
结构老杨
这种结构形式一般就是多层建筑,不用考虑鞭梢效应,所以可以采用。
4
鲷
新建项目这么干就是自找麻烦,全采用混凝土框架,顶层需要大空间用网架屋面,才是最合理的结构形式。
5
棱角分明
从结构体系层面考虑,这种形式上面发挥了钢结构的大跨轻质特点,对抗震有利。上面只有单层,很轻,从传力角度,节点满足内力与截面需求即可,柱脚铰接刚接都可以,重点是钢结构部分支撑系统要做好。上面轻钢屋面,下面刚性板楼面,这种组合刚度比不适用判别抗震性能,我认为这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合理形式。有待试验与罕遇地震检验,希望合理的形式被保留并发扬光大。
6
宇昕 ceibs
在日本,像这样上下刚度差得很多的结构,直接按照下面一层近似于刚度无限大考虑。而且,下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是钢结构的项目有很多,没有问题。
7
GSZH
可以看看 GB 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不要说这种两层的房子上采用轻钢结构,几十米的贮仓仓顶依旧建议采用钢结构。
8
Bob
其实主要问题是规范没有这种结构形式,不管是不是地震控制,地震力肯定要放大,重点是要按照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和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CECS 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不适合了。
9
WEIBOM
头重脚轻的物料筒仓+仓顶钢结构尚可以做,这种结构当然更没问题。
10
知耕楼主
个人觉得,如果二层做好概念设计,采用下混上钢的方案未尝不可。二层采用门式刚架,轻质围护及屋面,地震作用很小,合理设置支撑,问题应该不大。当然,底层作为二层的“基础”,应该加强。
问题分析
底部是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做门式刚架钢结构的形式,上下刚度差异较大、鞭梢效应显著,这种结构体系现行国家相关规范中没有规定,结构计算及抗震措施均没有依据。实际工程中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应充分考虑两层刚度差异较大带来的鞭梢效应,顶部门式刚架地震作用应乘以 3 ~ 5 倍的放大系数。钢结构构件应采用现行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和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